我们都知道长期尿蛋白会损伤肾功能,造成肾小球等肾细胞的慢性纤维化发展,致使整体肾功能硬化进展。因此在肾病发展过程中,持续保持尿蛋白维持在低水平对延缓肾功能衰退,防止尿毒症十分关键。
那么,尿蛋白定量是降到多少对肾功能来说影响最小?是最安全范围?
当然完全恢复到0.15克以下是最好的。但肾脏发生实质性损伤后,肾小球损伤过多超过30%,就形成了不可逆的损伤,此时要完全控制尿蛋白不流失,有一定难度。而且不同病理类型的肾病病理损伤不同,导致尿蛋白基数有大有小。
同样都是肾病早期,有些病理类型尿蛋白定量不超过3.5克,而有些肾病则起步就在8、9克,甚至多达10多克。因此不同病理类型尿蛋白达到临床治愈的具体标准有一定差异,但差别不大。
一般尿蛋白定量降低到1克以下是基本要求。还有两个标准一个是0.5克,一个是0.3克。但通常只要低于0.5克都是安全范围内。
但有不少患者在遭遇尿蛋白后比较难缠,在初次用药后尿蛋白可以降到较低水平,但过段时间反复,再降就不是很理想了。
这个情况通常有两点原因:
一是初次治疗用药不是很彻底,必然导致了后续的反复。
二是没有针对受损的肾功能进行系统控制,而是单纯地以控制炎症为主。
因此要保持尿蛋白长期处于低于0.5或0.3克的水平,必须在用药时注意增强改善这两方面。
激素与免疫抑制剂药物具有较强的抑制肾脏内炎症反应的作用,但往往不能彻底改善受损的肾功能,导致病情容易出现反复。要从一开始就从根本上抑制肾脏免疫炎症反应,需重视提升免疫力与抑制炎症同时治疗,可以配合中医药疗法来调理增强免疫力,对改善受损的肾功能以及恢复巩固固有细胞更有益处,从而维持尿蛋白持续处于较低水平,降低反复的风险。